[能力模型]给人才一个标准
作者:余波 日期:2010-12-01
参与了DDI的一个能力模型的调研,针对管理层的,过程非常有趣。
DDI对能力有自己的看法,他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做好事情,除了知识和经验之外,还有一个东西非常关键:行为能力。比如,一个人有驾照,知识是有的,在学车的时候也有驾驶的经验,但有很多拿着驾照的人是不敢上路的,上了路也会出事的,这些人缺少的东西就是“行为能力”。
一般情况下,对于知识和经验,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自己的办法去考察,但对于“行为能力”的甄选,会比较缺,而这是DDI比较擅长的地方,他们有一套办法来建立“能力模型”,通过这样的能力模型可以做很多事情,比如招聘,比如绩效考核等等。
[探索]互联网技术团队的绩效管理实践5-非项目绩效
作者:余波 日期:2010-11-02
[公司内训]关键时刻
作者:余波 日期:2010-11-01
上个周末,公司给所有总监安排了一个为期两天的培训,主题是“关键时刻”,据说这个课程是IBM花了几百万美刀开发出来的,是让大象跳舞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。看到这个培训主题时,我立即想到一本同名书籍《关键时刻:MOT》,也是我满喜欢的一本书,书中讲述了一家航空公司的总裁如何在公司中领导变革的故事,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它其实也是一个有关领导力实践的故事。赶在培训之前,我还特地翻出这本书复习了一遍。不管是书,还是培训,对于“关键时刻”的理解是一致的:一个你对客户服务的真实情形所产生的一个持续的印象。如何在每一次与客户互动的关键时刻,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呢?卡尔森是站在一个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在提供思路,而IBM的这个课其实是要给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个工具,让他们更好的应用关键时刻。
[职场]方块和圆的故事
作者:余波 日期:2010-10-25
上个周末,参加了一个交流活动,在现场见了几位老朋友,也认识了一些新朋友,整个过程下来,印象比较深刻的内容是有关“外接圆”和“踩别人的脚”的比喻。大意如下:
“外接圆”:如果某个角色的既定职责是一个方块的面积,大多数人的实际表现是个内切圆,而机会总是给那些作外接圆的人准备的,所谓机会就是一个更大的方块,显然外接圆与大方块的面积更接近。
“踩别人的脚”:我们站立在组织结构图的某个小圈上,圈外脚影攒动,勇敢的人开始尝试踩圈外的脚,踩一下看看反应,有时候人家会踩回来,但总会有些脚缩了回去,甚至那原本就是一块无脚的空地,于是踩着踩着就踩出一条康庄大道来。
我试着做了一个PPT,与大家分享,可通过下面的链接下载。

或者可在线查看:

[它山之石]阿里巴巴CEO卫哲的演讲
作者:余波 日期:2010-09-02
[JA]青年成就之学生公司
作者:余波 日期:2010-08-29
大约在半年前,和一位朋友聊天时,无意中得知一个公益组织Junior Achievement(简称JA),中文名称叫“青年成就” 。
我到网上查了查资料,发现JA还是一个满有影响力的公益组织,JA专注于培养青少年的品格、创造力、领导力,帮助青少年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走上成功之路,相关的课程和活动也围绕此展开。
显然,这是个很有意义的事情,就有意掺和下。可惜当时已经错过了企业志愿者报名的时间,所以只好等下一批。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半年时间就已经过去了,新的一批志原者活动招募活动又开始了。
我选择了一个《学生公司》的培训项目,培训针对高中生,他们将在企业志愿者的指导下创办一个学生公司。学生们发售股票,竞选管理人,生产和营销真正的产品和服务,登记财务,召开股东大会,清算公司。通过组建和运营一家真正的公司,学生将不仅学到公司各部门的作用,还将了解到市场经济体系和它所带来的益处。